2026年世界杯的脚步越来越近了,作为东道主之一的美国真是忙得不亦乐乎。说实话,看着波士顿的吉列体育场、迈阿密的硬石体育场这些标志性场地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,真的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世界杯氛围正在北美大陆酝酿。不过你也知道,举办这样超大规模的赛事绝非易事,光是协调16座举办城市的准备工作就够让人头疼的,更别提这还是史上首次48支球队参赛的”超大杯”版本。
交通基建的升级改造
说到具体的准备工作,交通基建肯定是重头戏。记得我去过几次美国的体育赛事,停车难、堵车严重简直是家常便饭。这次世界杯期间,像波士顿、费城这些老城区已经开始了地铁系统升级,据说福克斯堡所在的96号公路都要拓宽两个车道。最夸张的是达拉斯,他们居然在为半决赛新建一条直达体育场的轻轨专线,预算达到了2.3亿美元!
不过最令我意外的是纽约的安排。作为决赛举办地,大都会体育场其实位于新泽西州,但组委会硬是和纽约市政府协调出了一套联合交通方案。现在从曼哈顿中城到球场最快只要25分钟,这种跨州的协同作战还真是体现出了美国人的组织能力。
球迷体验的科技化尝试
比起交通,美国人似乎在科技应用上更下功夫。NFL和NBA积累的数字化经验这次要发挥大作用了——听说官方App将集成AR导航、无现金支付、实时多角度回放等功能。亚特兰大梅赛德斯奔驰体育场甚至测试起了”刷脸入场”,这可比俄罗斯和卡塔尔世界杯时的技术先进了不少。
安保方面则采用了五角大楼同款的人流监测系统,配合AI预警技术。虽然有点担忧隐私问题,但考虑到这届世界杯的特殊规模,这样的配置似乎也无可厚非。说真的,我倒是对他们在堪萨斯城试验的”智能停车诱导系统”更感兴趣,毕竟在北美自驾去看球可是很多球迷的选择。
球场改造的小插曲
有个趣闻不得不提:NFL球场要改造为足球场地面临不少挑战。硬石体育场就发生过草皮纠纷,因为迈阿密海豚队坚持要用他们习惯的人工草皮,而FIFA则要求必须使用天然草。最后解决方案竟然是铺设了一套可移动草皮系统,据说花费了900万美元!这让我不禁怀疑,美国人为了世界杯是不是有点”用力过猛”?
不过吐槽归吐槽,从目前进展来看,美国的准备工作确实展现出了相当高的专业性。虽然筹备过程中难免磕磕绊绊(比如西雅图因预算问题退出候选城市),但能协调这么多城市同步推进,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成就。现在就等着看看,这些努力最终能不能为世界呈现一届别具特色的北美世界杯了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