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蜂队为何看中杨瀚森?

说实话,看到杨瀚森在ESPN选秀预测中的”四连跳”确实让人惊喜。从4月份还徘徊在落选边缘,到如今稳定在33顺位,这位18岁的青岛小将凭什么能吸引黄蜂队的目光?这背后可不仅仅是”中国球员”这个标签那么简单。黄蜂队这次的选择,更像是在下一盘精准的战术棋局。

填补内线防守的巨大漏洞

看看黄蜂上赛季的数据就知道为什么他们会对杨瀚森感兴趣了。场均42.1个篮板排在联盟第26位,内线失分高达51.2分位列倒数第三,这种防守端的表现简直就是在”裸奔”。而杨瀚森在CBA的数据单上赫然写着:场均2.2盖帽、7.2%的盖帽率(联盟第二)、场均干扰投篮14.7次(联盟第一)。这种防守威慑力,不正是黄蜂最急需的补强吗?

更妙的是,黄蜂新帅查尔斯·李本来就是以打造防守体系见长。想象一下,一个18岁就能在CBA展现顶级护框能力的大个子,在他的调教下会成长为什么样子?这种”即战力+潜力股”的组合,对重建期的黄蜂来说简直不要太合适。

被低估的策应天赋

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,杨瀚森场均3.9次助攻的数据有多么夸张。作为对比,NBA现役中锋里能达到这个助攻数的也就约基奇、萨博尼斯等寥寥几人。黄蜂国际球探主管Marvin Dorgan秘密考察后给出的评语很能说明问题:”他的传球天赋被严重低估了”。

现代篮球对中锋的要求早已不是简单的篮下硬凿。能策应、会传球的大个子才是香饽饽。杨瀚森在高低位的传球视野,让他有机会成为黄蜂进攻体系中的重要枢纽。想想看,一个既能护框又能串联进攻的年轻中锋,放在33顺位这个位置,用NBA球探的话说就是”低风险高回报”的买卖。

无法忽视的商业价值

当然,我们也不能假装看不见”中国市场”这个因素。Woj在报道中直言不讳地点出:”中国品牌赞助涌入夏洛特几成定局”。但必须强调的是,商业价值只能锦上添花,绝不会是黄蜂做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。看看周琦和王哲林的例子就知道,没有过硬的实力,再大的市场潜力也换不来稳定的上场时间。

说到底,杨瀚森能打动黄蜂的关键,还是他那份在同龄人中独树一帜的技术特点。18岁就能在职业联赛打出接近”两双”的数据,防守端的影响力肉眼可见,还有一手稀缺的策应能力。这样的苗子,放在任何选秀年份都值得一个次轮签的赌注。现在最大的悬念反倒是:黄蜂能不能在32顺位的爵士和35顺位的雄鹿”截胡”前,顺利摘下这颗中国新星?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You may also enjoy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