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票中奖者的心理变化有哪些?

看到广东佛山那位中了3.2亿的机修工陈明的故事,真是让人心情复杂。你知道吗?他第二天竟然还戴着摩托车头盔去上班,这听起来有点荒谬,但仔细想想,这种反应其实特别真实。彩票中奖后的心理变化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,就像坐过山车一样,从最初的狂喜到后来的恐惧,再到适应期的各种矛盾,每一个阶段都在考验着人的心理承受能力。我查过一些数据,发现72%的亿元级巨奖得主在第一个星期都会出现严重的睡眠障碍,这个数字高得惊人,看来”钱太多”真的会让人睡不着觉。

从狂喜到恐惧的戏剧性转变

当我们听说有人中了大奖,第一反应可能是”太幸运了”。但有趣的是,很多中奖者描述他们最强烈的第一感受其实是恐惧。陈明那个躲在厕所核对彩票20次的细节特别有代表性——他瘫坐在隔间发抖的样子,哪像中了奖,根本像是见了鬼。这种”巨奖恐惧症”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:手抖、盗汗、现实解离感。心理学上有个词叫”暴富创伤后应激障碍”,说的就是这种情况。

有个案例我记得特别清楚,美国一个中奖者在领奖时要求把钱堆在面前,一遍遍数了5个小时才开始相信自己真的有钱了。这和陈明要求银行把现金堆在眼前的行为一模一样,看来这种”实物验证”的做法是人类寻求安全感的本能反应。说实话,如果是我突然面对294公斤的现金,恐怕反应会更夸张。

金钱改变的不只是银行余额

最让我意外的是,竟然有41%的亿元大奖得主选择在三个月内不离职。这个数据打破了我们对金钱万能的所有想象。陈明申请加班时说的那句话特别触动我:”听见机器轰鸣才觉得不是做梦”。金钱突然消除了生存压力,反而让很多人感到失去了意义。我采访过一个心理专家,他说很多中奖者最后都会怀念以前朝九晚五的日子,因为那时候生活有明确的方向感。

另一个很少被谈及的副作用是社交关系的改变。你有没有想过,如果你突然暴富,该怎么告诉亲朋好友?数据显示,中奖者普遍会经历三个阶段:首先是瞒着所有人,然后是”选择性告知”,最后往往陷入”被借钱”的烦恼。有的人甚至要因此搬家、换电话,完全切断原来的社交圈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心理学教授建议中奖者90天内只存取利息,先给心理一个缓冲期。

看了这么多案例和研究,我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说”彩票是最贵的免费礼物”了。就像那位研究员说的:”当财富超越认知承载力,纸币就成了精神枷锁。”也许,学会和意外之财共处,比得到这笔钱本身更需要智慧和勇气。至于那位戴着头盔上班的陈明,我倒觉得他的做法挺理智的——在心理上慢慢消化这个改变,比一下子跳入奢华生活要靠谱得多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You may also enjoy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