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蜂为何对杨瀚森情有独钟?

要说黄蜂为什么对杨瀚森这么上心,这事儿还真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。作为一个关注NBA选秀多年的老球迷,我注意到黄蜂这次的操作确实很有深意——他们不是随便选个国际球员凑数,而是精准地找到了球队体系中最缺的那块拼图。想想看,一个18岁就能在CBA场均接近两双的年轻中锋,还自带策应和组织属性,这种璞玉在NBA选秀中可不多见。

防守短板遇上长臂天赋

黄蜂上赛季的内线防守简直能用”惨不忍睹”来形容,场均篮板联盟倒数第五,内线失分更是排在倒数第三。这时候冒出个盖帽率7.2%的杨瀚森,简直就是雪中送炭。我看过他在CBA的防守集锦,那2米18的臂展和出色的防守站位意识,完全不像个18岁的孩子。最绝的是他场均干扰投篮14.7次的数据,这说明什么?说明这小子在防守端永远在移动、永远在给对手制造麻烦。

记得黄蜂国际球探主管Marvin Dorgan五月份偷偷跑到青岛观战的事儿吗?业内人士透露,他当时最惊讶的不是杨瀚森的数据,而是这孩子与生俱来的防守嗅觉——总能提前预判对手的进攻路线。这种天赋,可不是靠训练就能练出来的。

查尔斯·李的战术拼图

新帅查尔斯·李上任后一直在寻找能打”策应型中锋”的球员,而杨瀚森场均3.9次助攻的数据简直是为这个体系量身定制的。看多了NBA的球迷都知道,现在联盟盛行”无位置篮球”,一个能传球的大个子有多吃香?看看约基奇和小萨博尼斯就知道了。虽然杨瀚森现在肯定比不上这些全明星,但18岁就有这样的传球视野和手法,确实让人浮想联翩。

有意思的是,黄蜂现有的中锋马克·威廉姆斯是个传统型内线,如果杨瀚森能开发出稳定的三分(现在22.6%的命中率确实有点惨),这两人完全可以组成一攻一守的双塔组合。这种搭配在如今的NBA反而成了稀缺资源,你说黄蜂能不动心吗?

商业价值的隐藏筹码

说点现实的,NBA终究是个商业联盟。33顺位选中杨瀚森,对黄蜂来说相当于用800多万买了张”中国市场入场券”。看看灰熊当年选中王哲林后的商业合作就知道了,中国品牌的赞助向来是NBA球队的重要收入来源。特别是在乔丹出售大部分股份后,黄蜂更需要开拓新的商业增长点。

不过话说回来,如果杨瀚森只是靠中国市场,ESPN的分析师也不会把他的顺位连升四级。说到底,还是实力说话。黄蜂这次如果真的用33顺位选中他,很可能是近几年来最精明的次轮选择之一——低风险、高回报,还能顺便打开东方市场,这种一箭三雕的买卖,换了谁不会动心呢?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You may also enjoy…